语本朱熹《大学章句》注“明德者人之所得乎天而虚灵不昧以具众理
语本朱熹《大学章句》注:“明德者,人之所得乎天,而虚灵不昧,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王阳明借用朱熹的注,进行了改造。
【19】或问:“晦庵先生曰:‘人之所以为学者,心与理而已。”此语如何?”曰:“心即性,性即理。下一‘与’字,恐未免为二。此在学者善观之。”
【译文】有人问:“晦庵先生说:‘人之所以做学问,是因为有心与天理。’这句话怎么样?”先生说:“心就是性,性就是天理。说一个‘与’字,恐怕难免把心与理看做两个事物。这就要求学者正确地去理解。”
语出朱熹《大学或问》。
【20】或曰:“人皆有是心。心即理,何以有为善,有为不善?”先生曰:“恶人之心,失其本体。”
【译文】有人问:“人人都有这个心,心就是天理,为什么有人为善,有人为恶呢?”先生说:“恶人的心,丧失了其本体。”
【21】问:“‘析之有以极其精而不乱,然后合之有以尽其大而无余’,此言如何?”先生曰:“恐亦未尽。此理岂容分析?又何须凑合得?圣人说精一,自是尽。”
【译文】问:“‘天理可以通过分析达到极其精微而不混乱的程度,然后综合起来可以统括天下事物而没有遗漏’,这句话怎么样?”先生说:“恐怕还没有完全说清楚。这个天理怎么能分析开呢?又何必要凑合起来呢?圣人说精一,就已经讲得很完备了。”
语出朱熹《大学或问》:“析之极精不乱,说条目功夫;然后合之尽大无余,说明明德于天下。”
【22】省察是有事时存养,存养是无事时省察。
【译文】省察是有事的时候存养,存养是无事时省察。
【23】澄尝问象山在人情事变上做工夫之说。先生曰:“除了人情事变,则无事矣。喜怒哀乐非人情乎?自视听言动,以至富贵贫贱、患难死生,皆事变也。事变亦只在人情里。其要只在‘致中和’,‘致中和’只在‘谨独’。”
【译文】我曾经就陆象山在人情事变上做工夫的主张请教先生。先生说:“除了人情事物,就没有任何事情了。喜怒哀乐难道不是人情吗?从视听言动到富贵贫贱、患难死生,都是事物变化。所有事情变化也都体现在人情中。关键在于达到中和的状态,而达到中和状态就在于‘慎独’。”
陆九渊(1139—1193),字子静,自号存斋,江西抚州人,曾讲学于象山,学者称象山先生。南宋著名的理学家,倡导心学,与当时著名理学家朱熹齐名,史有“朱陆之辩”。
语本《象山全集》:“复斋家兄一日见问云:‘吾弟今在何处做工夫?’某答云:‘在人情、事势、物理上做些工夫。’”
- 你提加薪的时候有底气吗?[图]
- 无领导小组面试经典案例一:逃岛逃生[图]
- 菜豆的效果和作用菜豆的营养价值[图]
- 经常吃毛豆有什么好处? 毛豆的营养价值、效果和作用[图]
- 微量元素铜的作用? 含有铜的贵食物是什么[图]
- 桃枝可以用来治疗什么病[图]
- 坐月子的15个食补小秘诀[图]
- 胎儿必须“吃”什么[图]
- “疑病”是孤独 怀疑自己有病也是病[图]
- 女人眼:不同年龄段理想中的男人[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