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字梵语是“修多罗”译名“契经”简称为“经”“契”就是契
“经”字梵语是“修多罗”,译名“契经”,简称为“经”。“契”就是契理、契机的意思,谓上契诸佛所证的真理,下契众生之机宜。“经”字含有五种不同意义,即出生义、泉涌义、显示义、绳墨义、鬘结义。此外,因为经典能够将佛陀的一代时教,如线贯珠,令其不散失;又能摄持所应教度的众生,令其不堕落;佛经所说的道理,是真常不变的,不因时间的迁流而转变;佛法放诸四海皆准,不因地理环境的不同而不适应,因此“经”字还含有贯、摄、常、法等义。
简而言之,如果我们因闻观世音菩萨所宣说的“般若波罗密多”的法门,进而实践之,必定能够启发般若正智,照见五蕴皆空,不生执著,而离四相,破我执;又能运用观照般若,照见诸法空相,真空不空,以无所住的心,修诸波罗密,即可以远离一切颠倒梦想,究竟涅槃,证得清净真心,成就佛果无上菩提,故本经名为《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二 《心经》的译者
玄奘法师是唐朝时人,俗姓陈,名祎。因玄奘法师精通三藏,所以也被称为三藏法师。
法师刚年满十岁,慈父见背,成为孤儿。因此,便前往洛阳净土寺,投靠其哥哥长捷法师。长捷法师不特学丰德长,且为当时负有盛名的人物;每设法会,弘经布教时,都能吸引不少人前来闻法。法师因得闻佛理,并对佛法产生浓厚兴趣,遂立志在净土寺出家,改法号为玄奘。
玄奘法师自出家后,便专心研究佛学,直至年满二十岁时,在成都受了具足戒后,才离开兄长,到处游学。由于当时宗派太多,传授各异,且经典不完备,翻译意义亦各异,玄奘深感困惑,便决心前往印度求学。于是他学习西域和印度各国的语言,积极地筹谋出国留学的计划。最终于贞观三年(629),偷度玉门关,冒禁孤征,踏上了西游取法的艰辛路途。
玄奘一路颇多艰险,单骑匹马向着四顾茫茫的沙漠迈进。翻过了峻岭、翻越了雪山、渡过了险津,在粮食短缺,水草难觅的情况下,终于在贞观五年(631)进入印度,开始遍历印度诸国,广学圣教。最后到那烂陀寺,从当时负有盛誉的佛学泰斗戒贤论师学习唯识,以及《瑜伽师地论》等大乘经典。玄奘法师曾多次代表那烂陀寺参加当时流行的宗教辩论大会,且均获胜利。自此,声望日隆,进升为那烂陀寺的副主讲,成为全印度佛学界的名学者。
玄奘法师留学印度十余载,可说名满五印,当时五印盟主戒日王等,十八大国国王,皆奉为国师,礼遇之隆,供养之厚,尊敬之诚,已无以复加,并一致恳留,希望玄奘法师永不要回国。但玄奘法师不为所动,只念念不忘留学初衷,乃为完备中土佛教经典之使命,要将所学贡献于祖国。于是于贞观十九年(645)饮誉归来,并带回游历三十多国,巡礼佛迹,遍访名师所获得的梵本佛经六百五十七部。回来后,在唐太宗、唐高宗父子给予的种种奖励和帮助下从事译经事业,召集全国富有学问修养的高僧专事翻译,共同展开史无前例的译经伟业。
玄奘法师先后翻译的佛经共七十五部,总计一千三百余卷,著名的有《大般若经》、《解深密经》、《瑜伽师地论》等,本经是七十五部经中,文字最简短,义理最精简的一部。而六百卷《大般若经》,却是他翻译事业中最巨大的杰作。至于论著,玄奘法师也写了《成唯识论》、《大唐西域记》等。
玄奘法师是中国佛经翻译界的权威,强调严谨的翻译态度,忠于原文,又清晰明白,在中国翻译事业上,有空前的成就。他在六十八岁那一年,翻完《大般若波罗密多经》后,因积劳成疾而圆寂。玄奘法师一生在学问上力求真实,在宗教上悲悯众生,无论任何险阻,都能够不屈不挠,献身护教。他的著作、学术思想与言论,不但在唐代放射出无比的光芒,而且一直照耀到现在,甚至未来。
三 《心经》的译注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一卷,全称《摩诃般若波罗密多心经》,一般简称为《般若心经》或《心经》。最早的一本是现存的《摩诃般若波罗密大明咒》一经,相传是后秦鸠摩罗什所译,但是梁代《出三藏记集》卷四和隋朝《法经录》卷四都将它列入失译录,所以很难说定此经就是鸠摩罗什所译。
本书所选的是玄奘法师的译本,为通常流行本,译于贞观二十三年(649),知仁笔受。除了玄奘法师的译本及相传为鸠摩罗什的译本外,本经前后还有其他不同的译本。其中包括:第一,唐罽宾国三藏般若、利言等译出的《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第二,唐摩竭陀国三藏法月译出的《普遍智藏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第三,唐三藏法成所译的《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第四,唐三藏智慧轮翻译的《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第五,宋西天三藏施护所译出的《圣佛母般若波罗密多经》。第六,唐义净完成的《佛说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译本。第七,敦煌发现的译本《唐梵翻对字音般若波罗密多心经》。敦煌本将梵文以汉字音译,由斯坦因发现于敦煌石窟,与玄奘本相当,为佛教学术之重要资料。
然诸译本中,玄奘译本、鸠摩罗什译本、义净法师译本和敦煌本为“小本”,只有正文;其余为“广本”,有序、正、流通三分。现存此经的梵文,有在尼泊尔发现的广本和日本保存的各种传写模刻的小本两类。1884年,马克斯·缪勒(Max Müller)与南条文雄共同校订广、小两类梵本,1894年,缪勒更再次将之英译出版并编入《东方圣书》。此外,1864年,英国佛教学学者比尔(Samuel Beal)亦将玄奘所译之《心经》译成英文出版。
- 如何辨别化妆品的好坏 有关化妆品的购买建议[图]
- 舆梁可供车行的桥 辟(bì)人指执鞭者开道让行[图]
- 帝王婚姻一般是由政治因素决定的因此帝后生活中很少有忠贞的爱情[图]
- 人主之情上通于天故诛暴则多飘风枉法令则多虫螟杀不辜则国赤地令[图]
- 字鹏举汤阴(今属河南)人少时从军抗金屡建大功累迁镇宁、崇信军[图]
- 一年之后献文帝的儿子拓跋宏降临人间给当奶奶的文明太后带来了无[图]
- 曰“此非距心之所得为也”曰“今有受人之牛羊而为之牧之者则必为[图]
- 子曰“其礼如世子之冠冠于阼者以著代也醮于客位加其有成三加弥尊[图]
- 利用楚简《易》作“可用”行师遣兵作战师军队 征征伐《书·胤征[图]
- “经”字梵语是“修多罗”译名“契经”简称为“经”“契”就是契[图]